十大名胜古迹的特点 永定客家土楼的主要景点
推荐答案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其他回答
永定客家土楼的主要景点永定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铬印深深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永定人为什么要循八卦建造土楼?究其历史根源:首先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极深,而八卦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楼房时,加以运用,是情理之中。其次,经过数代的播迁,为求生存,他们面对着自然与社会中种种困难,而八卦自古以来,便被人们用以排兵布阵,抵御敌人。从安全角度出发,在设计、建造土楼时运用八卦,对于睿智的客家人来说,便不足为奇了。 承启楼位于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台湾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
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遗经楼位于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 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
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 ,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起即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然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下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 府等式土楼的典型建筑是永定高陂的“裕隆楼”,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历时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历史。门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挂着“父子登科”的匾额。全楼纵深108米,宽58米,主楼高11.4米,全楼计有25个厅,118个房间。门楼外有17米宽的晒平,30米宽半圆形的鱼塘一口,正楼后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长的扇形围墙,全楼占地近万平方米。中厅、前厅支柱承重,木雕屏风,屏柱休漆,高低错落巨大的出檐,封以九脊瓦顶,使整个建筑群在院落重叠,屋宇参错中显得和谐统一,气势轩昂。
著名园林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考察该楼后,在《闽游记胜》中写道:虽近傍晚,徘徊留恋,未忍遂行,在归途中即兴吟诗日:仿佛仙山初入梦,自LIAN老眼未模糊;流风已逝宋元画,如此楼台岂易图。 如升楼是永定众多土楼中小巧玲珑的土圆楼,俗称“米升楼”,建于公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最小的圆楼。
为什么命名为如升楼?是因楼小,像客家人昔时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许多游客称之为“袖珍土楼”。 如升楼是单圈结构,楼周长只有56.6米,直径为18.2米,屋内天井圆形,屋顶瓦面内侧连缘为八卦形,外侧边缘为圆形。楼内住有六户人家,家居紧凑,井然有序。 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振福楼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这幅门联相当准确地描述了振福楼和周围环境和谐构成的一幅山乡风景图。振福楼的大门面对着哗哗而来的南溪。溪面宽阔平缓,河里大石横卧。两岸河堤高筑,厚实坚固。桥下不远处,深潭碧水,古榕葱茏,如伞如盖。如果站在大门对岸的村道上回望振福楼,可见振福楼的屋面正好位于峡谷两侧的山峦之间,楼不高不矮,不显不隐,正好起到两山之间过渡的作用。可以说,以振福楼为中心形成的秀美而幽静的山水田园环境,是天地人溶成一体的杰作。
8集电视连续剧《土楼人家》的片头,就选取了这片风景为主体画面。 振福楼也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 振福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3个厅堂,96个房间。中厅高二丈、宽二丈二,两边是花岗岩石柱,上刻“振兴有庆瞻轮奂,福履同绥颂炽昌”的对联。楼外的右边是昔日的制烟工场、工人住房等;左边已坍塌的建筑原先是一座西洋式学堂和游艺场所,“文革”期间被毁。 振福楼建于1913年。建楼者苏振泰,贫苦出身。读过几年私塾,先学刨烟,后学卖烟,在广东、上海等地经营烟丝生意发财,选择了这片风水宝地,用几万大洋建起了振福楼。 苏振泰的子孙很多,在海外的后裔就有上百人,不少是专家、学者。 衍香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坐落在新南村,建于1880年,创建人是苏谷春。苏谷青春少年时期家境清贫,中年后在家乡以及上海等地经营条丝烟生意,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于是建了这座楼。 衍香楼主体直径40米,底墙厚1.5米,顶墙厚0.7米,墙高14.5米,有1个大门,2口水井,3个厅堂,4副楼梯,每层34间,4层共136间。底层楼梯旁分布有4个卫生间,厅边6个洗浴间。一层为各家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大门钉有钢板,门内的顶端设有灭火的水喉水箱,过去曾有匪贼行劫,想纵火烧门,均不能得逞。
主楼也按八卦构建,其特色是:楼的内厅仿府第式建筑,有后堂、中堂、前堂,厅左右侧有厢房。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书画精美,龙飞凤舞。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楼前,小溪、流水、风景别致。楼的地势环境,左有“文星独秀,马鞍相随”,右有“鹦哥呈祥,架上金盆”,前为“笔架玉案”,后为“凤凰展翅”,风景极好,令人赏心悦目。最为奇特的是楼后有三棵二百余年的古松树。曾于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于夏秋之交的傍晚,徐徐冒起烟雾,直上云霄,有上千人次看到了这一奇异景观。1993年5月7日傍晚又出现同样奇观。对这个奇异景象,尚未有人加以科学的解释。
衍香楼楼名的含义是“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楼外大门上书“大夫第”,两旁对联是:“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横披是“诗礼传家”,苏谷春后裔十三个孙辈中有五个秀才、一个举人供职于福州等地而得誉称。至今有五六百人,其中400余人侨居东南亚等地。现居住在衍香楼里的有16户,近百人,其中教师25人,大中专生32人。历代以诗书传家,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今 年二月国家文物委员会郑孝燮副主任考察此楼后题诗为“远山近水土圆楼,隔壁残垣且伴留,耕读传家犹传世,诗情画境何悠悠”。 衍香楼建于1880年,今 年9月衍香楼举行隆重的建楼120周年楼庆,来自港、澳和东南亚等后裔亲属和外宾等数百人参加了楼庆。 环极楼坐落于南中村。创建人是苏卜臣,于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这座土木结构、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大圆寨。全楼四层,高约20米,楼的直径43.20米,周长130米,底层墙厚1.70米,墙顶0.9米;第一层32间(作厨房与餐厅),并设有一个较大的门厅与正厅、第二层34间(作贮仓),第三、四层各34间。楼的内环建有二厅十室(作待客之用)与男女浴室各二间。楼内走廊宽1.56,楼外檐廊宽1.82米。楼门高2.96米,宽3.4米,加钉了铁皮。楼的内外各有水井一口。楼外附属建筑还有卧室16间、马房8间、碓磨房6间。环极楼现住有21户,116人。苏卜臣裔孙在本乡有400余人,不少在南洋,其中侨居缅甸较多。
取名“环极楼”,有一种说法是:北极星又称北辰星,居子位向午方,常居其位而不见移,为天体众星之主。有人作诗说:“有水必趋东,无星不拱北”,意思是众星拱绕北极而旋转。这座楼坐北壬子向丙午之位,所以取名“环极楼”;还有一种说法是:环即圆,“圆(环)”乃吉词,“环极”,即愿其吉祥(圆好)至极。
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据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民国七年农历正月初三日)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附近田里的泥浆水喷起几丈高,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共计十余分钟,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长近3米一尺多宽。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有的日本朋友参观后说:“这样的楼建在我们东京那就太好了!” 在环极楼的中心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环极楼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楼内部中心环无祠堂之设,而是空旷的院落。这在永定众多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在重礼循纲的封建社会是不可思议的。环极楼因此又被称为“忤逆楼”。人们在感叹环极楼的建筑艺术时,也不无敬佩建筑师的富有创造性的反叛精神。 奎聚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楼内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间受到破坏。 福裕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清末,楼主林氏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发了大财,富甲永定。他们还捐巨资兴办“日新学堂”。日新学堂也是由张星炳设计,是一所典雅富丽、中西合壁的学堂。这个学堂办起后,培育了不少人才,名气远扬,许多外乡人都来“日新学堂”读书。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福裕楼”里人才辈出。
黎元洪任总统时,林逊之(林仁山之子,振成楼的设计制造者)为中央议员,其书画、对联也很出名,“振成楼”对联几乎全是林逊之一手之作。林逊之的弟弟林亮之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闽候、惠安、宁化县县长。解放前任永定中学校长多年。解放初期被评为开明人士。下洋镇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公元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世纪初,同样依山而建,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气势磅礴恢宏。
山西晋城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在东海之上,有一座被大家遗忘的岛屿,这座岛屿的码头曾经因为过于破旧而鲜为人知,但是也就是在这里竟然隐藏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绝美景色。当你走上这座小岛,你会发现纯白色的灯塔,会发现有热情质朴的村民,会有美丽的贝壳,关于海岛的一切这里都有,而海岛没有的,这里也有,只不过在等待你的发现
海角七号灯塔黄龙岛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能够在一天同时看到日出和日落,那便是在岛屿背面半岛上矗立着的一座纯白色的灯塔。
由于四面环海,这里同时是岛上最佳日出和日落的观察点,有时候恍惚有一种错觉,以为太阳升起和落下是同一个地方,
灯塔四周没有任何建筑和植被遮挡,视角极佳,这里仿佛是世界的尽头。
日落渔港灯塔的一侧,延伸着长达数百米的渔港,所有的渔船都会在日落前驶进港口。
夕阳西下,倒映着海面波光凌凌,烈日如同烧红了一般浸入海面,天空开始变成霓虹一般的彩色,沿着港口漫步游荡,数着渔船,犹如**一般的画面在脑海回荡不去。
巨锚沙滩渔港正对着是摆放着参差不齐巨大船锚的沙滩,渔船归港后在沉重的船锚放置在沙滩上,像是被海水冲刷上岸一般。
沙滩上除了遍布着贝壳,还有犹如钻石一般的玻璃,就像贝壳用柔软的肉磨平沙粒打造珍珠一般,沙滩上一些玻璃在海水日夜的冲刷下,抹去尖锐的棱角,变成了形状和颜色各异的宝石。
沿海公路海岛最让人感到自由的莫过于那沿着海岸线延伸的公路,没有红绿灯的阻碍,岛上也几乎没有汽车。这里的公路一半是山,另一半是海,一路向北,路途还有数不尽的芦苇,不需要方向,没有岔路,一直走下去,总会有未知的惊喜。
赤膊山时间如果有尽头,那一定是海枯石烂,岛屿有这样一处不知为何寸草不生的地方,这里的海浪汹涌,不断的剧烈拍打着礁石,当地人看着这里的山光秃秃的一片,好像一个打赤膊(意思是光着上半身)的人,就叫这里赤膊山。
没有植被的保护,常年累月的冲刷下,只留下最坚硬的岩石,回荡着最原始也是最具有力量感的声音,在这里听一次海浪声能忘记所有烦恼。
漂亮的房子综艺《漂亮的房子》曾在黄龙岛录制拍摄,包括吴彦祖等一众明星在这里盖了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叫做云海苑,目前不能住宿,但是可以免费参观,建筑系毕业的吴彦祖盖出的房子颜值跟他一样高。
曾经因为交通不便,买袋米都要翻山越岭数小时的小村庄日渐荒废,如今基本上已经是一座无人村,只有当地的村长还固执的守护着这里。
无人村三面环海,远处也有一个灯塔,不过通往灯塔的路已经被杂草封住了,拥有极佳的地理位置,这里的每一栋房子都是无敌海景房。
悠然村如果在山顶盖一座房子,隐世20年,一心专研学问,算不算一位世外高人呢?
在黄龙岛的悠然村就有这样一位,其实悠然村并不是一个村庄,而只是一栋房子,位于山顶。一位老爷爷在这里隐居研究儒家文化,小屋别有情调,绿意黯然,除了各式石碑,还有当地传统的渔绳结,都是老人自己做的。有机会建议去拜访一下,也能从浮躁的世界中,得到一份感悟。
元宝山村庄依山而建,山顶有个石头神似一只大熊猫,纯天然,未经人工雕琢。走上熊猫石去,有一块石头像元宝一样的风动石,有亿万年历史,看起来风一吹就会滚落山崖,但其实就算是军舰也拉不动分毫,是岛上一奇!
这个我知道!去年的时候和朋友打算去晋城旅游的时候,收集了晋城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晋城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1、皇城相府
简介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是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郏。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电话
0356-4858206;0356-4858062
用时参考
1-3小时
门票
门票:10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半票:1.身高1.2米(不含)-1.4米(含)的未成年人;;
2.60周岁(含)-64周岁(含)的老人凭有效证件;
3.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
免票:1.身高1.2米及以下或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2.65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
3.现役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
tips: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开放时间
08:00-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6月1日-8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5:0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2、潭瀑峡
简介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沟长约1270米,南北走向。沟东面,峭壁耸翠,基岩裸体。沟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争奇斗异。在曲曲弯弯的沟槽内,潆洄着一条会唱歌、会跳舞的溪水,这条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龙溪。
用时参考
1-3小时
门票
免费
tips:
包含在云台山景区门票内,无需单独购票
开放时间
07: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 (周一-周五)06:3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 (周六-周日)06:3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30 (周一-周五)06:0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30 (周六-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七贤镇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3、王莽岭景区
简介
王莽岭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部,是晋豫两省的界山,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北临上党盆地,西与晋城毗邻,东南俯视冀豫平原,四面皆低,唯其独尊。是太行山脉与中州平原断裂地质带地貌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和太行山风光的典型代表。相传西汉王莽追刘秀在此安营扎寨,得名王莽岭。
景区由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组成,最高海拔约1700米,最低处仅300米左右。驻足山顶,太行雄姿尽收眼底,中原大地举目可睫,植被覆盖率高达96%以上,暑期平均气温仅为22℃左右,金元时期文坛巨匠元好问称之谓“清凉圣境”。特殊的地质地貌,造就了险峰峻岭、奇峰怪石绝壁千仞、峡谷纵横、溶洞溪瀑、云海日出、雾淞冰挂等壮丽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太行至尊”,也称“太行云顶”。
电话
0356-6878613;0356-6878621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门票
门票:8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区间车票:50人民币;导服费:10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
08:00-16: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营盘村
4、锡崖沟
简介
锡崖沟景区位于王莽岭景区南端四周落差1000多米的深谷之中,锡崖挂壁路被称为世界奇观。该区山陡沟深,地势险恶,峭壁环列,大山的阻隔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世外桃源,该区谷底阡陌交通,沔桥流水,田畦青翠,民风纯朴,自然风光秀丽,村中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垂直分开,深邃悠长,峭壁如屏、砂岩如朱,一股清泉从壁间飞流而下,涛声如雷,寒气上逼,云雾飘渺,蔚为壮观。
用时参考
3小时以上
交通
1、晋城省运天泽旅行社门口坐车直达王莽岭景区。
2、陵川汽车站有到王莽岭景区的直达车。
3、到王莽岭景区后乘坐景区内小交通到锡崖沟,费用50元。
门票
30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8:00 (6月1日-8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4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4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锡崖沟村
5、郭峪村
简介
郭峪村,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唐代建置。现存明代民居40院;明崇祯十一年修建的蜂窝城墙,高20米,宽5米,长1400米;元代修建的汤帝庙,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戏台及罕见的九开间大殿。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对郭峪村现存古建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个五六百户的山村里,明清两代共出了十八名举人和十五名进士,并把儒家礼制观念体现在村落、户宅的建筑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郭峪村又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工农业总产值7000多万元。近十多年来,全村老年人在苍龙岭开山值树60多万株,受到盛市多次表彰。郭峪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村绅为了防御农民起义军,修建了郭峪城。是年农历正月十七动工,十月竣工。城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城内面积17.9万平方米。城堞450个,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楼10座、窝铺18个,转角有木亭。为辅助城墙又增建窑洞,一便居住,一便防守。窑凡三层,共628眼,故名蜂窝城。城墙上置有城防铁炮数十门。城内居民多为明末建筑,城中心建有七层豫楼一座,十分醒目。郭峪城历经300多年风雨,城垣残破,民国年间范月亭任村长时,曾对城墙进行了规模较大的维修,维修后,敌楼威严,雉墙整齐,城上四周骑马可通。土地改革时,城窑分给了村民个人。建国以来,村民建房,村里搞公共建筑,拆用城窑城墙砖石,郭峪城被严重破坏。1994年,村里投资30万元,对城东门右侧一段城墙及城上的奎星阁、菩萨阁进行了维修。郭峪城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汤帝庙:俗称大庙,位于西城门内,址高28米,为村之社庙。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创修,明正德年间(1506--1522)扩建,嘉靖年间曾毁于火灾,修复于万历年间,清顺治九年(1652)又拆旧整修。全庙分上下两院,上院前沿有石栏,中有石梯可通上下。北面为正殿,面宽九间,进深六椽。东西殿各三间,角殿各三间。下院东西两面为两层楼房,各下下10间,上为看楼,下为住房及客房,南面上为戏台,下为山门,两旁又各有角楼,为储藏室,门外西侧有钟鼓楼。旧社会此庙为村社活动场所,村内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定和办理。民国年间,村公所设于此庙。范月亭任村长时,曾在这里禁烟禁赌。新中国成立后,敢曾在此设立村、乡公所、大队部、保健站等。豫楼:位于村之中央,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郭峪城同为防御农民起义军的军事建筑。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七层建筑。底层墙厚2米,随楼层递高逐级递缩,直至第七层,墙厚0.8米。第一层为暗层,系单孔砖拱窑构成。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过石门,进入暗道,暗道由砖拱成,共两条,均可通向城外。第二层为五孔砖窑构成,朝东正中门额上镶有泽州庠生王珩所题豫楼二字,有炮眼4个。三层以上,均为梁檩木板盖顶。七层之上四周为砖堞。砖堞之上,又起檐封顶。楼顶四角,挂有四个铎铃,于风中叮呼作响。楼四角垂直,四墙平展,数百年风采依旧。豫楼之“豫”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楼与城为同体结构,城为蜂窝城,楼为蜂窝把,结构得体。楼雄居城中,登顶可瞭望方圆数十里。
电话
0356-4857296;0356-4851228
开放时间
08:30-17:00(冬季) (10月01日-次年03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8:00(夏季) (04月01日-09月30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
6、湘峪古堡
开放时间
全天(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湘峪村
7、珏山
简介
珏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1.?索道
价格:单程25.00元/人,全程45.00元/人
2.?小交通车
价格:单程5.00元/人,全程10.00元/人
开放时间
08:00-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 (6月1日-8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区泽州县金村镇寺南庄村
8、大阳古镇
电话
0356-3847888
开放时间
14:00-20: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20: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三-周一)全天(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二)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东线。
9、司徒小镇
简介
司徒小镇,位于山西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晋城市区中心的东北,西距晋城市区北高速路口5公里。占地千余亩,是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农耕体验、旅游购物、文化演艺等为一体的“老山西民俗印象基地”。浓郁的山西民俗风情和精彩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人打铁花实景演绎,绝美绚烂,广受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
电话
0356-2293766
用时参考
1-3小时
门票
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
09:30-21:00(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环街宇光电缆厂对面
10、柳氏民居
简介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的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来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书画工艺、壁画、皇赐金匾、石器雕物等等。
用时参考
1-3小时
门票
门票40人民币
开放时间
08:3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本文 山东三盐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ex-salt.com/post/1499.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