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考研有什么规定 2023年考研加分政策
推荐答案
1、公务员考研研究生政策:公务员考研研究生政策是指政府对公务员考研研究生的支持政策。政府支持公务员考研研究生的政策主要包括:放宽考研研究生申请条件,减轻考研研究生资格审查,优化考研研究生报考程序,推行考研研究生奖励政策等。
2、考研研究生申请条件:考研研究生申请条件一般包括学历要求、身份要求、考研研究生报考科目要求以及考研研究生报考费用等。公务员考研研究生申请条件一般比普通考生要宽松,比如学历要求比普通考生低,考研研究生报考科目要求比普通考生少,考研研究生报考费用比普通考生低。
3、考研研究生资格审查:考研研究生资格审查是指审核考生是否符合考研研究生申请条件的过程。公务员考研研究生资格审查一般比普通考生宽松,比如考研研究生报考科目要求比普通考生少,考研研究生报考费用比普通考生低。
4、考研研究生报考程序:考研研究生报考程序是指考生从申请到考试的整个过程。公务员考研研究生报考程序一般比普通考生宽松,比如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报考程序相关的服务,如提供报考指南、报考资料等,以及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报考补贴,减轻考生的负担。
5、考研研究生奖励政策:考研研究生奖励政策是指政府对考研研究生的奖励政策。公务员考研研究生奖励政策一般比普通考生丰厚,比如政府可以给予考研研究生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及政府可以为考研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支持,如安排就业岗位等。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研研究生政策是政府给予公务员考研研究生更多的支持,主要分为公务员考研研究生政策、考研研究生申请条件、考研研究生资格审查、考研研究生报考程序以及考研研究生奖励政策等几个方面,这些政策及其相关要求可以帮助公务员更好地了解考研研究生政策,为自身报考做好准备。
其他回答
2023年考研加分政策2023年考研加分政策如下: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考研初试的加分政策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
参加以上项目且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
达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报考条件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注意: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3、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参加项目且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注意:以上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4、破格复试
根据教育部《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对“破格复试”的解释可知,破格复试是指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且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
破格复试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对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单位要积极做好调剂工作,不得单纯为完成招生计划或保护一志愿生源而降低标准进行破格复试。
合格生源(含调剂生源)充足的招生专业一般不再进行破格复试。破格复试考生不得调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破格复试是一种“隐形的”初试加分。
02
复试加分项
相比于初试,政策中并未写明复试中,哪些项目能够真的给学生加上分数。因此,以下情况属于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是隐形的“加分项”。
1、论文类
这一类加分项主要包括:发表过的与专业相关的论文、著作或获取过相应的专利证书等。
对于本科生来说,能够在本科期间发表出论文就已经是比较超越他人的表现了,如果发表的论文还能够被SCI、EI、CSSCI等权威期刊收录,那将会是复试当中很有含金量的加分项。
2、证书类
(1)技能证书
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英语专四、专八证书;英语雅思、托福证书;专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英语成绩方面,在复试调剂过程中,部分院校为了筛选优秀生源,往往会设置一些门槛,其中就含有英语四六级成绩,而雅思托福证书更像是“出国必备”,当然对考研复试也有一定的帮助,毕竟英语能力强看英文文献也更方便。
专业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是指与考试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法学专业要参加法考,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经管类专业可以考“注册会计师证”;文学大类的同学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可以试一下今年3月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利用闲暇时间提升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考研政策是什么呢?
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报考地处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单独划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1. 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2. 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3. 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考研究生的流程
1、选定报考单位、报考专业和初试科目。这个不是规定的程序,但是是重要的前提工作,只有这一项确定了,其他准备工作才有明确方向。
2、网上报名与缴费。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中下旬。
3、现场确认。根据报考点的公告,携带本人有效证件和规定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并采集个人电子照片。
4、打印准考证。按照报考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
5、初试。初试一般安排在12月份后一个进行。
6、复试、体检、资格复审。复试一般为次年的3-4月份。如果没有满足初试分数线,则需要自己关注调剂信息进行调剂。
7、录取与通知书发放。录取结果在复试后一周内会公示,录取通知书一般在次年6月份发放。
若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职考生(双少生)需提供的材料如下:
1、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2、本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证明,户口证明必须是国家统一电脑打印格式,且加盖的公章是专门的当地派出所户口专用章。
3、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本人与户口所在地的单位(单位性质不限)签定的委托培养合同书(一式三份),要求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政策分析
优点
分数线低: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需要和普通的考生一起参加统考,但是初试的分数线比统招低很多。比如厦门大学2021年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初试分数线比全国统招的分数线低20分。
缺点
1、报考限制
对于少数民族的考生而言,只要你是生源为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都可以报名。
但对于汉族考生而言,则要求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地方工作。或者是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也就是说汉族考生一般都是在职考生,应届生不具备报名资格。
2、就业限制
骨干计划学生毕业后,必须履行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
3、深造限制
通过骨干计划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可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同时签订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协议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第八条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第十九条 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者本科生入学资格。
本科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允许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九条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1、重点发展专硕事业
2021年5月,教育部在介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和就业促进会上表示:把升学扩招同调整专业结构统筹推进,着力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此外,发布公告明确表示:2020-2025年时间内专硕的招生人数要达到所有研究生招生人数的2/3。专硕以就业为导向,也适合更多同学最终就业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专硕具有扩招的趋势,报考专硕的小伙伴可要抓住这次机会啦!
2、 研究生“严进严出”
随着学术不端相关新闻的出现,教育部开始着手排查近5年的硕博论文,严抓研究生质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对近五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进行复核。
并且,在规范招生和毕业要求上各大院校也遵循“严进严出”的准则,对毕业论文不过关的同学进行延迟毕业,超出最长修业年限以上的研究生进行清退处理,保障提高毕业质量,既是对学生和学校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3、推免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扩大
不少院校扩大对学硕推免生的招生规模,且部分院校专业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这类现象在名校尤为明显。学硕的推免比例相对较高,这也就意味着学硕统考名额可能会相对减少。大家在报考时注意推免比例,慎重选择。
4、 交叉学科增设
国务院委员会和教育部曾下发了一份关于交叉学科的通知,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增设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门类代码为“14”;二是交叉学科下设有两个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为“1401”)&国家安全学(学科代码为“1402”)。
本文 山东三盐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ex-salt.com/post/769.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