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十大景点? 带有著名景点的古诗
推荐答案
10.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大明宫是唐代最宏伟、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是唐代皇帝居住、处理国家事务、与官员会面的地方,它于2010年10月1日被重建并向公众开放。
9.品尝西安美食
8.城墙
7.大唐芙蓉园
6.钟鼓楼
5.碑林博物馆
4.华清池
3.大雁塔
2.秦始皇陵
1.兵马俑
其他回答
带有著名景点的古诗带有著名景点的古诗如下:
1、《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意思是: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杭州春望》 唐代: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译文:杭州城外望海楼披着明丽的朝霞,走在护江堤上踏着松软的白沙。 呼啸的钱塘涛声春夜传入伍员庙,娇嫩的绿柳春色包蕴在苏小小家。
红袖少女夸耀杭绫柿蒂织工好,青旗门前争买美酒饮“梨花”。 是谁开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长满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绿色裙腰弯弯斜斜。
赏析:首联,先推出“望海楼”“护江堤”,是因为楼高、堤长足可贯领通篇,它们在辉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一“明”一“白”,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渐启以下佳境。 第三联从前面连辐直下的四处景点移开目光,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
3、《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赏析: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4、《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楼主好!简单点吧!
中国现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
南禅寺以其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亚洲的孤例。今天,人们来到南禅寺,犹如一步登上中国寺庙历史文化的最高峰。目睹南禅寺景观,使人顿生“念天地之悠悠,独南禅而古老”之感慨。
南禅寺的大雄宝殿创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据大殿梁上题记记载,此殿重修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比佛光寺东大殿还早75年。这一珍贵文物所以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是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该寺散落在五台山五座台顶之外的南端,藏匿在边远的小山沟里,向来烟火冷落,历代不被看重。因而躲过了灭法和兵灾的毁坏,侥幸保留至今,成为我国最古老的一座佛教殿堂建筑。
从建筑风格来看,南禅寺大雄宝殿具有唐代建筑质朴、坚实、苍古的特点。在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它是屋顶最平缓的一座,一对高大的鸱吻矗立在殿脊两端。和周围配殿比较,显得特别巍伟雄健,俨然一副威严姿态。
殿内塑像17尊,分布在一个长8.4米,宽6.3米,四周刻有花纹的佛坛上。这些塑像躯体比例适度,姿态自然,是我国唐塑中的佳品,与敦煌莫高窟的塑像比较,如出一辙。其中的佛和菩萨神情严肃,慈祥,金刚威武雄壮,能够在感情上引起游客的共鸣,为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
此外,南禅寺还存有许多石雕文物,均系南北朝遗物,是研究我国宗教史与艺术史的难得的实物。
广仁王庙唐代道教宫观。在山西省芮城县龙泉村。广仁王庙又称五龙庙,内奉水神广仁王,是一座四合院形制的庙宇建筑。庙内正殿建于唐太和五年(831),五间四架,单檐歇山顶,殿宇的柱头没有普柏枋,只施栏额。檐下只有柱头设斗拱,而补间没有斗拱。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殿身有檐柱十六根,全部筑入墙内,殿堂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四椽袱通达前后檐外,制成二跳华拱。梁枋形状均为“月梁造”,但孤起不甚显著,为典型的唐代建筑。庙内尚保存有唐碑,为研究唐代道教建筑之重要资料。该庙为现存唯一的唐代道教庙宇。
本世纪30年代前,日本人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代木构建筑,要着唐代木构建筑,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偏不信邪,他认为中国一定还存有唐代木构建筑。在敦煌壁画家绘《五台山图》上,他发现有大佛光寺,又查了明代的《清凉山志》,寺就在五台县的豆村。于是,在1937年六月,梁思成偕夫人一行骑着毛驴来到豆村。走到豆村北面数里时,山坡上有一座外型奇特的大殿映入眼帘。他们惊喜万分,因为这座大殿不像是宋代建筑,很可能是唐代建筑了。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终于证实大殿建于唐代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自此中国不存在唐代木构建筑的说法被否定。
梁思成发现的这座唐代建筑就是举世闻名的佛光寺东大殿,由于历史悠久,被誉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位于五台县城东北25公里处豆村镇的佛光新村莲花山中,东距五台山台怀镇35公里。创建于北魏时期。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敕令“灭法”,佛光寺除祖师塔和周围几座墓塔外,全部毁坏。12年后,伟光寺东大殿,又在旧址上恢复起来。
东大殿是全寺的主殿,居寺内东部的最高处,因佛家以“东”为上,故名东大殿。大殿背东面西,居高临下,雄视全寺,确是个藏风聚气,怀抱佛光的胜地。殿内有唐代和明代的彩色泥塑530尊,其中唐代塑像30余尊,荟萃一堂,在五台山首屈一指。另外,殿内还有唐代壁画30多平方米。壁画中的菩萨是民间妇女的写照,供养人像的更是现实中的人物。壁画题材以佛经故事为主,却反映了唐代的民俗生活。
除东大殿外,佛光寺的其余建筑也很引人注目。如文殊殿为我国现存的最大配殿,总面积为610平方米,重建于金太宗天会十五年(1137年)。此寺的唐幢和墓塔,也是遐迩闻名。此外,寺东还发掘出唐代无垢净光塔和雕刻精致的唐代佛像。1964年,在拆掉佛光寺大殿座后堵塞的泥壁时,又发现一幅天王、力上降魔图,线条刚劲,色泽如新。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因而也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庵是我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隋唐时期,我国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现了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禅定。为结束这种分裂的局面。智顺应潮流,提出“义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止观”学说,认为这两种方法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他创立了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台山,故以天台为名。
天台庵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多平方米。院东矗立一唐碑,字迹风化不清。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屋坡举折平缓,四翼如飞,单檐简板布瓦,琉璃脊兽歇山顶。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明下安装踏垛,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形卷舌较缓,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正侧两面明间较大,次间仅为明间的一半。殿内没有一根柱子,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而且使殿内的空间更显得空阔,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本文 山东三盐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ex-salt.com/post/956.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