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景点 大圣寺塔的景区简介

admin 阅读:917 2024-01-08 22:09:01 评论:0
问题描述 巴马瑶族自治县景点

推荐答案

巴马瑶族自治县有很多优美的景点。
因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龙脉岩、长寿山和七星岩等。
龙脉岩是中国最大的溶洞之一,内部富有许多独特景观和垂直森林;长寿山则是一个古老的神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七星岩是一个被称为“石头森林”的奇妙景观,每一块岩石都独具匠心。
这些景点都是巴马瑶族自治县不容错过的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与人文历史的博大精深。

其他回答

大圣寺塔的景区简介

大圣寺塔为九级六面楼阁式砖塔,穿壁平座,塔内楼共17层,有明暗层之分。每级设有平座、檐、廊、栏杆、砖叠涩出檐,檐下为砖砌额坊,各层辟有真假门各三个。塔身各角为八棱柱。塔内有藻井并绘有彩绘,塔顶为坊,塔刹由覆盆、相轮、宝珠等组成。塔座占地90平方米,1953年和1954年国家文物局曾2次来县考察,第一次取下木雕像一尊,铜钱数枚,一为“开元”一为“大观”。第二次发现木雕像一尊,像上有铭文,云“朱叶氏及妻来大圣寺,在塔上供养,乙丑年十一月X日题”,字迹苍劲,似宋人手迹,因塔上发现木雕像铭文“大圣寺”而得名。

大圣寺塔相传大圣寺塔建于三国赤乌年(公元238年)。《赣州府志》称:宝塔寺在县城北教坊,中为大雄宝殿,殿内宝塔为吴大帝赤乌年号建。唐贞观年(公元627年)重修,晚唐时期被毁,宋治平六年(公元1064年)县民在原址上重建宝塔。千余年来,虽经风雨剥蚀历经沧桑,仍古貌苍然,巍然屹立展现与世人眼前。“凌霄矗立,通省无与伦比”,它在研究古代历史和建筑艺术上极具价值,是现存的江南最高宋塔。

因为这座高山的大多数景点与“齐天大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顺昌也被称为“齐天大圣”的祖地。顺昌从古至今一直存在通天大圣和齐天大圣信仰民俗,是齐天大圣信仰文化发祥地

齐天大圣是两岸民众心目中的重要保护神,为广大信众奉祀拜谒,福建民间自古就有“山尊大圣、海祭妈祖”的习俗。

在顺昌海拔1300多米的宝山主峰,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庙宇,当地人唤作“双圣庙”。该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寺的附属文物,庙内是一座并立着两通神位碑的古代合葬神墓,左侧石碑阴刻“宝峰齐天大圣神位”,右侧阴刻“通天大圣神位”。

顺昌的齐天大圣信仰历史悠久,自宋元以来就保留有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以及丰富多彩的齐天大圣民俗信仰活动,顺昌因此被海内外信众尊为“齐天大圣祖地”。

但齐天大圣并不等同于孙悟空,顺昌的齐天大圣信俗,是由最初的猴神崇拜不断演化而来,早在《西游记》成书和孙悟空形象出现之前,已经在民间传承了数百年。

在顺昌各地,供奉齐天大圣形象的神庙既有白衣秀才形象,也有大圣五兄弟形象,或猿猴形象,皆不同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可见顺昌的齐天大圣形象多样化且历史悠久。

在宝山寺建筑群,大殿殿脊保留有明确的石刻纪年“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鼎建”,双圣庙旁石梁也阴刻纪年“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以及多处宋元时期的墓冢形制、碑铭图案等,这些历史实物佐证双圣庙至少是元末明初的历史遗存。

双圣庙是国内发现始建年代最早的齐天大圣庙宇,比吴承恩的《西游记》至少早200年,可以说是齐天大圣庙宇之宗源。顺昌齐天大圣信仰,极有可能对之后的《西游记》成书及孙悟空形象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作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血管里,可能流淌着顺昌“大圣”的血。

此外,顺昌至今仍传承齐天大圣诞辰祭祀庆典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民间都要举行活动纪念齐天大圣诞生,包括采集圣火、大圣巡安、过火焰山等。

这一保留至今的民俗,在明朝正德版《顺昌县志》有记载:“赋:国朝:通天神会,课钞二十三锭三贯二百文。”说明在明朝,齐天大圣庙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税种来源。

本文 山东三盐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ex-salt.com/post/958.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